2014年12月19日,"中国关键词"多语平台暨"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座谈会在中国外文局举行,中国外文局局长、中国翻译研究院院长周明伟,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翻译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刚毅等出席并讲话。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主持此次发布会。来自中联部、中央编译局、新华社、《中国日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10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见证该平台上线。发布会后,专家学者就"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在激烈的思想交流碰撞中,涌现出了很多真知灼见。
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建设对外话语体系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环节,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周明伟局长指出,当前中国的对外话语体系还不够完善,影响力与我国现有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匹配。当前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缺乏对自身的深入研究与理解
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是由一些核心词构成的,关于这些核心词的研究随着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开始就已存在,而过去的研究多集中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文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仅需要让外部世界了解我们最新的表述、最新的思路,还要向国际社会解释好这种形式的中国声音和表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语言工作者本身对于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以及实践中的最新成就的理解,只有对中国道路有不断深化的了解、认知和理解,才能有语言转换的基础。
2.缺乏协调话语构建方与翻译传播方的顶层机制
目前,我国政治话语的创建方与翻译传播部门关联度较低,重大文件起草过程缺乏翻译传播方的参与,对外传播的针对性不强,而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若想真正构建好,恰恰需要中文起草专家和外文翻译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此外,一些重大文件发布后,缺乏及时、权威的多语种译文,也会造成国外受众的误解误读。
3.传播内容繁杂,传播渠道较为单一
在传播内容上,中国曾经出版过不少重要党政文件、领导著作的外文版,但对于大多数外国读者而言,这些充满中国特色词汇和表述的大部头著作很难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再加工,例如提取一些关键词以及体现文件核心内容的简写本等。在渠道利用上,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的使用仍有不足,还需要在内容的碎片化处理和微传播方面加大力度,扩大覆盖面。
这些观点获得与会专家的热烈反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认为,中国在国家形象传播中的短板即是理念和观念的传播,外国受众对中国的核心价值观等概念非常模糊。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唐闻生认为,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但国外媒体及受众并未真正读懂中国,我们迫切需要对外解读与阐释,特别是一些政治词汇。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施燕华认为,中国在政治术语的对外传播方面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的解读,往往各行其是,缺乏一个统一的协调机制。北京市政府外办副主任张谦也指出,中国声音和中国诉求的对外传播在很多时候因为权威发布的缺失而被曲解、被误读。
"中国关键词"——创新对外话语实践的有益尝试
"中国关键词"是由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和中国网合力打造的权威解读当代中国核心话语的多语平台,该平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政治建设""国际形势和外交战略"等五个专题的首批77条核心词汇进行权威解读和阐释,并以中、英、法、俄、阿、西、日等七个语种全球同步发布。其以多语种、多媒体方式向国际社会解读、阐释当代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思想文化核心话语,为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思路和核心理念搭建了一个窗口和平台,成为构建融通中外的政治话语体系的有益举措和创新性实践。
周明伟局长表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世界对中国越来越关注。加强对外话语研究,对外形成中国特色核心话语的完整表达和准确阐述是当前对外说明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7月,中国外文局成立了中国翻译研究院,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全力打造对外话语体系创新平台,围绕中国道路、中国理念、中国特色等重大课题和核心话语开展研究攻关,争取在中国话语的翻译和表达上实现新突破。"中国关键词"多语平台正是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研究院围绕话语体系建设、创新对外话语实践进行的一次有益尝试。他指出,接下来外文局和中国翻译研究院还将在建立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研究基地、搭建高层次交流合作平台、培养汇聚高端国际化人才队伍方面重点开展工作,为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服务。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翻译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刚毅在发布会上介绍,"中国关键词"多语平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从内容、话语产生机制和话语传播路径等方面进行诸多创新,具有三方面鲜明特点:1.在编写方式上使用关键词加核心思想解释的碎片化方式对外阐释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大大降低了外国读者认知的门槛和难度,有利于提升传播效果。2.在编写过程中,引入了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和资深翻译团队,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3.在发布渠道上采用了全媒体发布的策略和手段。除以中国网专题网站作为主发布平台外,后期还将通过移动客户端、App应用程序、社交媒体平台和微传播平台进行全媒体碎片化传播,扩大传播路径和传播效果。
专家认为,"中国关键词"多语发布平台将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理念的百科全书,在构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而且发挥了新媒体碎片化传播的优势,同时中文编写和外文翻译同步机制使得中国话语易于听懂、便于接受,提高了对外话语的感召力。史安斌认为,当前国际政治领域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由现实政治向观念政治转变,观念政治的话语权争夺日趋激烈,"中国关键词"的推出与当前的国际形势正相吻合。同时,文化和传播的核心就是关键词的传播,"中国关键词"多语平台就是贯彻这样的理念。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孙海燕认为,"中国关键词"多语种平台内容设计独特,集权威性、多语种、简明性于一身,对政治话语进行权威的精心解读。
未来发展建议
1.打造中国版维基百科
专家建议,应以媒介平台的理念将"中国关键词"多语平台打造成了解中国的维基百科。(1)打造权威、开放的交互平台。史安斌建议,可以将开放互动的众包模式引入"中国关键词"多语平台建设,鼓励国内外民众加入"中国关键词"相关词条的信息生产和补充工作,同时建立把关人机制以保证信息的权威性和有效性。(2)有效利用国内相关数据库。孙海燕认为,"中国关键词"内容广泛,不仅包括当代中国发展理念、内外政策,也包括传统价值观、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可将相关数据库如传统文化数据库、党史数据库等通过购买、合作加以整合,有效利用以充实"中国关键词"多语平台。(3)以平台为载体一体化开展对外话语体系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构建是一个完整的全链条,孙海燕认为这是一个集研究、阐释、传播、回馈、修正于一体的不断滚动的动态过程,应以"中国关键词"多语平台为载体连接各个环节,推动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持续深入开展。唐闻生副院长也认为应该将"中国关键词"多语平台打造成一个互动平台,可根据外国受众的反馈不断增补和修改。
2.注重概念化传播和视觉化呈现
史安斌认为,"中国关键词"多语平台具有语言简洁明了、内容碎片化的特点,需注重概念化的理念传播和视觉化的内容呈现。我国价值观理念的传播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关键词"的对外传播需要全面争夺理念传播话语权。在命名权上,主动掌握中国关键词外文表达的命名权;在定义权上,提升中国关键词定义阐释的权威性和接受度;在议程设置上,提升"中国关键词"的国际关注度,去除负面的中国标签。此外,视觉化、可视化是未来信息呈现的趋势,目前"中国关键词"以文字阐释为主,建议增加图示、表格、动漫等视觉化内容,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民众。
3.融通中国与世界,勾连历史与现实
专家一致认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需要紧扣融通中外的原则。孙海燕认为融通中外应该成为话语体系构建的标准,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三者各有侧重,要准确把握其内涵,依此来进行中国关键词以及话语体系构建的内容选题。施燕华认为,融通中外首先需要融通中中,"中国关键词"的权威解释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要将严谨、正式、规范的权威话语转化成鲜活、简明的故事话语,继续推动话语构建方、翻译方和传播方沟通交流机制,做好中文文本的话语转换。北京外国语大学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张西平认为首先要融通中国与世界,注重人类文明的共性。在面向国际社会解读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时,要注意从共性出发阐释个性,而非片面强调中国的独特性。其次是融通历史与现实,注重历史的传承性。从历史的思想文化传承解释当代中国发展理念,历史的中国和当代的中国是一体的,当代中国是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上成长起来的,有其合理性、合法性和继承性,因此不能把当代中国和历史中国割裂开,在解释当代政治词条时,要注意勾连起我们的历史传统。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部主任杨雪冬也提出,要在词条翻译的统一性、准确性及概念表达的精准性上做更细致的工作,要将词条解释的共性和特殊性结合。
4.以多渠道推广和多维度评估加强内容建设
以多渠道推广进一步推动"中国关键词"的内容建设,吸引国内外各界人士参与"中国关键词"的内容生产和词条编写。张西平建议,可围绕我国国际战略重点,开展"中国关键词"的国际推广,配合我国重大战略规划,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规划,增加相应语种,重点在"一路一带"相关国家中开展"中国关键词"多语平台宣传推广。史安斌建议,可开展用户调研和效果评估,了解国内外用户对"中国关键词"的了解情况和具体需求,并分语种评估其国际传播效果,为平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另外可以设立信息交互环节,请专业机构进行效果评估,通过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统计,使其从内容生产上更符合用户需求,力求打造"中国版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