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文局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

中国翻译研究院

首页 > 业界资讯

《中国关键词》:读懂中国的钥匙

发布时间:2016-03-22 | 来源:光明网

随着3月16日李克强总理新闻发布会的结束,2016年两会的帷幕正式落下。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越来越被国际社会认定为读懂中国的最佳时机,而今年两会期间在北京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亮相的多语本《中国关键词》无疑为各国媒体记者赠送了一串读懂中国的钥匙。

  《中国关键词》一摆上梅地亚新闻中心放置宣传品的长条桌子,就立刻吸引了各国记者敏锐的眼光,据梅地亚中心的工作人员说,英文版《中国关键词》连续补充了两次,也仍然满足不了外国记者的需求。很多外国记者认为这本小册子非常实用,因为它一目了然地列出并解释了当下外界最想了解中国的执政理念和政策。

  其实《中国关键词》的策划者和编辑们何尝不是着眼于“Understand”、“知るため”,正如在梅地亚新闻中心摆放的红色册页上,英语标题翻译为“keywords to understand china”,日语标题翻译为“中国を知るためのキーワード”。其实亮相在北京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的多语本《中国关键词》红色册页只是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联合编制的“中国关键词”多语种专题网站的精选纸质版,而中国网“中国关键词”多语种专题网站才是“中国关键词”项目之全豹。俗话说“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中国关键词》红色册页,我们已经能看到《中国关键词》“选词权威却紧接地气”、“阐释简洁却不失精准”、“翻译专业且语种多样”、“耳熟能详又日新月异”等特点。

  选词权威却紧接地气

  根据项目负责人的介绍,《中国关键词》所有词条虽然全部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决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2014年、2015年、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等新一届中央领导执政以来的重要文献,但又充分考虑到一般民众和网络媒体关注的热点。

  《中国关键词》以“即时、便捷、碎片化”的方式,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理念,解读中国思想、中国政策和中国道路。特别是在具体编写中文词条时,项目组没有照抄中央文件或领导讲话,而是在准确理解原意的基础上,通过句子结构的改变,通过对定语、修饰语的删减,通过第三方的口吻等,减少刻意的对仗、排比,用更为亲切、生动的语言,进行了融通中外的尝试,使其尽量接地气,更容易被接受。

  阐释简洁却不失精准

  《中国关键词》项目组将每个词条的阐释内容限定在500字左右,但要求每个词的阐释必须包含这个词语产生的背景、场合、核心内容、重要意义和定位等要素,每个词的描述一定要有血有肉、有温度有情感。在短短500字的篇幅里,甚至包含了这些“关键词”所阐释的中国故事,自然也就有观点、有思想,有理念、有内涵。因此它不仅没有偷工减料,断章取义,相反它却做了一些看上去漫不经心,实则又很关键的浓缩和解读。为了保证“关键词”词条解读的准确性、权威性,项目组在编写中文词条时,还特别邀请了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编办、中央党校等单位的权威专家进行把关。

  翻译专业且语种多样

《中国关键词》虽依托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雄厚的专业外语翻译人才优势,又有“中国网”多语种对外传播的长期实践,但项目组在翻译每一个“关键词”词条时,仍不敢丝毫马虎,每一个“关键词”词条都严格按照翻译、改稿、核稿、定稿四道工序,聘请国内外长期从事对外翻译的资深翻译家、国家级外文出版物定稿人组成专家团队,对翻译中遇到的共性和各种特色问题,多次组织专家进行集体研讨,力求做到“信、达、雅”。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中国关键词》项目组借其编辑团队的多语种优势,不仅推出了国际通用的中、英、法、俄、西、阿等语种,而且还推出跟我们关系密切,在国际上又有一定影响的德、葡、日、韩等语种,据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翻译研究院秘书长、中国翻译协会副秘书长杨平女士介绍,该项目还将推出越南语、哈萨克语等语种。所以当《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记者伊万拿到俄语版《中国关键词》时说:“很高兴这本册子出了俄语版,因为很多资料和图书几乎都是英语版的,但是这本书出了这么多语种,考虑得很周到”。

  耳熟能详又日新月异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关键词》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国际形势和外交”、“党的建设”、“十三五规划”、“中国精神”等近20个系列、170多个“中国关键词”词条,

  这些词条既有历史的,也有当下的;既有政治军事的,也有文化生态的;既有中国特色的,也有中外共通的。从红色册页上,我们能看到,这些词条中,既有耳熟能详的词条,如“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那些最近出现,让人感觉日新月异的词条,如“供给侧改革”、“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制造2025”等。按照“即时、便捷、碎片化”的原则,《中国关键词》自然会不断丰富,随时更新。耳熟能详又日新月异的词条会源源不断地成为更好地读懂中国的钥匙。

作者: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行健,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李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