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中国关键词:全球文明倡议篇》多语种系列图书作为北京文化论坛的重要成果在中国北京发布。该书由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等权威机构联合编撰翻译,新世界出版社编辑出版,为国际社会读懂中国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搭建起跨越语言与文化的沟通桥梁。
关键词解读:让中国文明观可感可知
书中系统阐释的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命题的深刻回应。202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该倡议,以“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观、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四大主张,回应了国际社会增进文明对话的迫切需求。
作为阐释“全球文明倡议”这一中国重要公共产品的载体,该系列图书以中文与英、法、俄、西、阿五语对照形式呈现,首批推出5个外文版本,含中文共覆盖6个语种版本。全书精选48个核心关键词的解读框架,凭借中外文对照、精准解读的特色,以地道翻译突破语言与文化藩篱。
书中既系统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文化主体性”“真正的多边主义”等理论内核,又通过“丝绸之路”“玄奘取经”等历史案例追溯中华“协和万邦”的文化基因,详解“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机制等新时代平台,全方位呈现倡议的时代背景、核心内容与世界价值。
立体化传播:以多元形态走近海外民众
在线上传播层面,创新探索构建中国特色话语线上知识库。目前,该系列多语图书登陆亚马逊Kindle、KOBO等全球主流数字阅读平台,以线上渠道优势突破传统出版的地域壁垒,线上图书覆盖北美、欧洲、中东等1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用户,为文明互鉴搭建起便捷高效的数字桥梁。
在线下传播方面,图书持续亮相伦敦书展、巴黎国际博览会、布拉格国际书展等全球重要文化平台。今年10月15日,该系列在法兰克福书展举办版权签约仪式。图书出版社与阿尔巴尼亚、加拿大、土耳其三国出版商签约,推动该书在中东欧、北美及西亚地区“本土化”传播。
加拿大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团的法语图书主编阿涅丝•贝洛泰尔•葛妮表示,双方合作推出的多部中国题材图书,成功进入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的图书馆藏体系,这意味着中国的思想与话语通过这些出版成果在国际上获得更广泛的关注与理解。
世界共鸣:从出版成果到国际共识
图书的广泛传播,背后是全球文明倡议日益增长的国际认同。这一倡议已作为重要共识,写入中国与俄罗斯、塞尔维亚、匈牙利、赞比亚、马尔代夫等多国及中亚、阿盟、澜湄等地区的联合声明、新闻公报或宣言,推动“文明对话国际日”在联合国大会获一致通过,成为跨越地域与制度的国际共识。
全球各国政要、学者和智库代表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回应,也凸显了倡议本身的国际感召力。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文明联盟高级代表米格尔·莫拉蒂诺斯称,全球文明倡议为增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提供了有力的概念支撑,不仅有助于联合国文明联盟实现宗旨,更有利于营造思想交融、相互尊重的良好环境。埃及文物部前部长曼姆杜哈·达马提则表示,在各国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倡议倡导的文明包容共存,对人类现代化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指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互鉴,为国际社会提供可行的替代路径,推动各种文明朝着多元共存、充满创造力的方向发展。
截至2025年6月,“中国关键词”系列已推出22个专题、19个文版共180余种图书和电子书,覆盖21个语种,对外发布多语种关键词超2万条。通过与国际出版商合作,构建融合传播渠道,系列产品全球受众覆盖超2500万人次,境外订阅及浏览量逾1亿次,成为海外各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吕文宝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